含暉洞
2881views
含暉洞位于遂昌縣城東4公里的三臺山麓,含暉、靈泉兩石洞上下相連,系古代巖崩擁壘而成。宋代道士章思濂(遂昌人)在洞中修煉成仙,故名“章仙洞”。相傳宋高宗趙構、明太祖朱元璋曾避難于此,令人津津樂道;明代戲圣、遂昌知縣湯顯祖和諸多文人墨客都留有詩篇和墨跡。洞中可容百十人,洞壁有古代名人題刻,洞內涼氣宜人,靈泉脈脈。洞上方三臺寺。始建于宋紹興年間。建有留仙亭、望城亭、石船亭、鎮東橋亭、含暉勝景碑坊等景觀。
含暉洞內有泉從石隙迸出,夏無暑氣,清爽宜人。其上曰靈泉洞,相傳與10公里外的馬埠百花洞相通,洞旁有泉涓涓不竭,甘洌清澈。史籍記載,古時遂昌人章思廉在洞中修煉成仙,人稱“章仙洞”,至今洞內尚存仙人棋盤石等遺跡。南宋紹興年間,遂昌縣令劉邦光見洞內頂部石隙中有日光透入,氣氳盎然,取名“含輝洞”。清道光年間,青田籍進士端木國瑚由京師歸里,與吳世涵等好友游含輝洞。端木國瑚精通地理,見含輝洞口朝東,而改“輝”為“暉”,并刻“含暉洞”三大字于洞口石壁。
含暉洞上方有三臺寺,始建于宋紹興年間。寺后有巨石如船形,名“石船”,石上建亭似船蓬,稱“慈艦渡”。洞寺周圍古樹掩映,有攬勝亭、留仙亭等勝跡。洞壁和石船等處有歷代名人題詠的摩崖題刻,記述著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自然和人文景觀相映成趣,堪稱游覽的勝地。
含暉洞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