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余堂博物館
3785views
享有“南有慶余堂、北有同仁堂”盛譽的胡慶余堂創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杭州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是中國專業性博物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大井巷。1989年10月胡慶余堂制藥廠建廠115周年時在廠內建立,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于1991年開館。
在杭州秀麗的吳山北麓,坐落著氣宇軒宏、金碧輝煌的古建筑群,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江南藥王”-胡慶余堂國藥號。胡慶余堂是清末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風格耗白銀三十萬兩于1874年創立。胡慶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廣納名醫傳統良方,精心調制慶余丸、散、膏、丹、精心制備丸散膏丹,濟世寧人,因藥效顯著,被譽為“江南藥王”。
胡慶余堂古建筑博采眾長,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位于吳山腳下大井巷內,是由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巖于光緒四年(1878)創立的庭園式藥店,建筑屬典型的清代風格,古樸雅致,金碧輝煌。集各家藥號大成,結合江南住宅園林特色,選用鐵超、銀杏、香樟等上乘木材營建,古建筑占地八畝,面積四千平米,分隔為“三進”,呈“前店后廠”布局。建筑四周,筑以高達12米的“神農式”封火墻,墻上書有“胡慶余堂國藥號”七個大字,20平米見方一個字,將那幢晚清建筑凸顯得大氣、沉穩而又不失神秘和靈動。整個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鶴,棲居于吳山腳下,寓示“長壽”。是一座商業實用性和藝術欣賞性融為一體的晚清木結構古建筑。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中藥專業博物館,享有“神奇的科學殿堂,燦爛的醫藥文化”之譽。
胡慶余堂旨在傳承我國第一部南宋欽定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制藥規范,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中藥體系。1934年,編輯成冊的《胡慶余堂簡明丸散全集》,共收錄了482個成藥處方,其中冠于“胡氏”處方的就有數十個。如:胡氏秘制益歡散、胡氏秘制鎮坎散、胡氏痧氣奪命丹、胡氏神效如意保和丸等。胡慶余堂在制藥技藝中,也頗具特色。如:齋戒沐浴做辟瘟丹、金鏟銀鍋制紫雪丹、密室誦訣碾龍虎丸、吊臘殼等,這些傳統技能,經過一代代技藝精湛的藥工之手,在胡慶余堂的特定空間中,一脈相承地延續了下來。
1987年,胡慶余堂在古建筑群內,創辦了我國首家中藥主題博物館。中藥博物館以胡慶余堂古建筑為依托,秉“原址保護、原狀陳列”之原則,集中藥起源、陳列展示、手工作坊、營業大廳和保健診療五大部分,展示了大量的中藥傳統制藥器具及上萬種中藥植物、動物、礦物標本,其中堪稱珍品的如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文化時期、西漢長沙馬王堆、宋代泉州灣沉船等出土的藥材、被稱為“中藥四寶”的馬寶、狗寶、丑寶、猴寶等。
1988年,“胡慶余堂”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于1991年開館。
2002年,“胡慶余堂”榮膺中國馳名商標。
2003年,“胡慶余堂”認定為浙江省首屆知名商號。
2006年,“胡慶余堂中藥文化”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同年,“胡慶余堂”被國家商務部重新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8:00-17:30(常年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