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寺
1933views
寶應縣寧國寺始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寧國教寺,后易名寧國禪寺,迄今1368年。歷代僧、官多加修建。據史料記載,寧國寺規模宏大,大雄寶殿匾額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寺藏明萬歷銅鐘,前后共6處,殿堂樓閣數百間,有“跑馬關山門”之說。寺后有千佛樓,主供釋迦牟尼,樓內每根梁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態各異,組成千佛繞毗盧的場面。清道光六年,大雄寶殿毀于大火,近百年來屢遭天災人禍,古寺瀕臨滅跡。
1993年3月,寶應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原城隍廟、萬壽庵舊址上又重建寧國寺。建設規劃范圍,北起縣城東門大街,南至新建巷,西起張仙廟橋,東至安宜南路,面積約40000平方米。其布局分為三區一帶,即:中部這寺院建筑中軸線及參觀游覽區,東部為天王殿、鐘樓、東配殿及外圍仿古建筑群,西部為鼓樓、寶塔、戒壇、講經堂、西配殿、齋堂及生活區。至2005年,已新建天王殿、藏經樓、東部仿古建筑群及大雄寶殿、玉佛殿、羅漢堂。天王殿西側門額“海會云集”為臺灣彌勒內院住持兼常州天寧寺住持寬裕法師所題。大雄寶殿匾額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
寧國寺正在依照規劃,通過寺院自籌,信眾捐募,逐步實施建設南山門殿、祖堂丈室、鐘樓、鼓樓、講經堂、齋堂、戒壇、佛教文物館等,最后興建寧國塔,規劃高度63.7米,取意為寧國寺始建于637年。
??????? 揚州地處江淮之間,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5℃。最佳出游時間為每年的4、5、9、10月。
8:00——19:00
寧國寺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