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陀林
3384views
庵址在引市街84號。又名祗陀精舍,原為民國初年軍閥徐寶山家園。徐寶山被刺后,其二夫人孫閬仙皈依佛門,舍宅為庵,改名祗陀林。朱江《揚州園林品賞錄》有“祗陀精舍”條,并作如下介紹:“是園南向,構廳屋數間于園東向,架一帶穿廊,環其南與東西二壁,三面辟漏窗二十面,透漏雅樸。廳屋與花墻之間,舊有山石水池,今已圯沒。尚余黑石二峰,極其秀拔,為他處未見。其間猶有松一本,柿一樹,花草少許。十年內亂前夕,市佛教協會以祗陀林為比丘尼宅,有法名元慶者,任秘書長,寓于其間。斯時斯人斯園,尚屬佛國桃源,十年內亂后圮毀。”
1921年祗陀林建成后,孫閬仙親為題名,并由其堂妹(徐寶山的三夫人)剃度出家住持,法號了悟。孫閬仙則帶發修心。1947年病逝,逝前三日在本庵剃度出家,法號朗潛。了悟有弟子數人,三弟子明智,助閬仙建庵出力最多。了悟之后,明智任住持,以后源泉澄、寬敬相繼主持此庵。明智在1989年病故,享年90歲,生前是揚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名譽會長。
?1983年初,祗陀林被批準為揚州市對外開放寺廟之一,庵堂陸續修復。現有比丘尼24人,其中有新近剃度的青年尼眾11人。目前庵內主要建筑有山門、大雄寶殿、念佛堂、玉佛殿、祖堂等,還有法堂、方丈室、關房、寮房、廂房等,共有房屋37間,是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尼眾清修場所。
庵門朝南,經大修后為黃墻朱門,嵌“祗陀林”金字石額。門內廊檐兩側置鐘鼓,壁龕供彌勒佛、韋陀菩薩、伽蘭菩薩塑像。此設計因地制宜,小巧精致。天井中置寶鼎一尊。天井之北即大雄寶殿,面南三楹。
8:00—18:00
祗陀林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