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戲樓
2501views
位于亳州城北關,渦水南岸,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陜會館,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筑。它座北面南,建筑面積3163.1平方米,院內以大殿為主建筑,戲樓輔襯,坐樓建于兩側,供看戲飲筵用。形成四全院,四圍高大,音響不易疏散。大殿兩側各有一深徑小院,西為禪堂,東為財神殿(現無)。戲樓兩側為鐘樓、鼓樓,現存鐘一,鼓已遺失,鐘上鑄年號為康熙二年。鐘樓外側各有樓房三間,為山陜商賈所居住,故大關帝廟具有古代娛樂(戲樓)、宗教(帝廟)、商務(會館)三種性質。
大殿分前后殿,前殿券棚是五架結構,雕繪富麗堂皇,是觀戲所用;后殿又分前后兩部,前部山墻開兩便門,西門“便禪門”,“東門”“通神道”。登四步臺階入后殿,殿宇高大宏偉,這是敬關公的所在,正是大關帝廟的主神祭位。廟門外主有石獅一對,高2.4米;鐵旗桿一對,高16米,座上鑄銘曰:“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歲次辛已秋吉日鑄造旗桿一對,重二萬四千斤,陜西從藥材邦弟子敬獻鐵桿一對,永保四方平安吉慶有余。”正面門上石橫額刻有正楷題字“大關帝廟”,大磨磚墻鑲滿立體透刻磚雕,有整出戲文六,故事、圖案、花紋七十余種,觀之琳瑯滿目。
花戲樓,本是大帝廟的一座舞臺。因其上面雕刻彩繪絢麗奪目而得名。戲樓座南面北,舞臺前伸,形如“凸”狀,四方翼角,加之屋面琉璃鋪飾,金碧輝煌。舞臺上方懸有藻井四圍懸枋和徒垂蓮。柱間有大枋,大枋與懸枋之間,懸有棚券,柱頭懸獅垂魚。枋之面外皆鑲大木透雕,共有三國戲十八出。第出戲的人物,車馬風物景色,雕刻工藝立形完善,給人以真實感,其它還有花卉、奇禽異獸。均雕刻玲瓏剔透。由此可見花戲樓的建筑秀麗玲瓏,雕繪精湛,別具一格,為請盛世的代表作,對研究我國戲劇的發展、雕繪藝術的精華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花戲樓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