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樓
2355views
安慶市現存的明代建筑,除了盡人皆知的振風塔和迎江寺以外,還有一座就是明初修建的譙樓,譙樓巍然屹立在司下坡之上,儼然一座雄關。
譙樓初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清初,知府王延賓加以修葺,是知府衙署大門前的望樓。下為拱形門洞,深約20多米。上為雙檐樓閣,氣勢雄偉。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駐南京(江寧)的安徽布政司,移至安慶,即以安慶府署為司署(俗稱藩臺衙門)并加以擴充。咸豐年間毀于兵焚,而譙樓獨存,同治六年(1867)布政司吳坤修重修,題寫“白日青天”四字刻石,嵌于樓外門洞之上。民國十一年(1922),安徽省第一任省長許世英,把譙樓當作自己的辦公地點,許調離以后,譙樓又曾作為當時財政廳的所在地。隨后譙樓又歸迎江寺,在如今的譙樓上還有“閱經樓”的字樣。
600余年歷史的譙樓當之無愧地是安徽建省1760年的標志性建筑。無論從政治從歷史從文化角度來看,它都無可爭議是安慶古城的靈魂。
最早在譙樓創辦學校的,是開安徽近代中等教育先河的全皖中學。全皖中學創辦于1912年3月,首任校長為葛襄,先期召甲乙丙丁四班共60人,設有外國語,地理,數學,博物等新課程,后又開物理、化學、法制、經濟等。中間因軍閥混戰一度停辦。1915年學生規模擴大到200余人,校址也東遷到高等學堂舊址。后經多次演變,最后定名為安徽省立第一初級中學,1928年并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學(現安慶一中)。安慶一中校史將其源頭分為三支,此為重要的一支。
1949年解放后,譙樓包括后面大院,一直為池州軍分區部隊所用。1990年5月,譙樓又先后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譙樓與安慶一中毗鄰而居,正因為有了譙樓的所在,在其旁邊的安慶一中也多了一份文化底蘊。
譙樓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