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城
4889views
中都建有內、中、外三道城。外為中都城,周長60余里,開9門。中為禁垣,周長15里多,開4門,曰午門、東華、西華、玄武門。城內有正殿、文華和英武兩殿,文、武二樓,東、西、后三宮,金水河、金水橋等。正南午門外,左為中書省、太廟,右為大都督府、御史臺、大社稷。中都城內外,還有城隍廟、國子監、會同館、歷代帝王廟、功臣廟、觀星臺、百萬倉、軍士營房、公候第宅、鐘樓、鼓樓等。《中都志》稱“規制之盛,實冠天下”。 歷六百年余載,中都城內外建筑皆毀,僅剩皇城午門、西華門臺基及1100米長的城墻,但觀其舊址和遺物,仍可見巍峨壯觀之一斑。 皇城城墻雄偉堅固,皆用大城磚砌筑,已發現署有22個府70個州縣及大量衛所、字號銘文磚。砌磚所用的灰漿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材料混合而成。在城墻的關鍵部位,甚至用熔化的生鐵代替灰漿灌鑄。所以在明代的二百多年中,城墻完好無損。午門券門及樓臺四周基部,總長500余米的白玉石須彌座上,鑲嵌著各種珍禽異獸、名花瑞草;而南京、北京兩個午門基部券洞兩端僅有少量花飾。殿址上的石礎,每塊直徑2.7米見方,礎面正中半浮雕蟠龍一圈,外圍刻有翔鳳。北京太和殿石礎直徑僅1.6米見方,且是素面。石望柱、欄板、御道丹陛等,也都雕刻著龍鳳。特別是皇城內外的建筑布局,繼承宋、元傳統,開創明清新風,成為后來改建南京和營建北京的藍本,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30—18:00
明中都城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