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宮
2449views
在濟南東北側有一座華不注山,簡稱華山。金興定四年(1220年),全真教宗師丘處機的弟子陳志淵在山南建華陽宮,后被譽為“歷下勝景”、“濟南巨觀”。 華陽宮依山傍湖,參差錯落,昔有10余個院落組成,是濟南最大最古的道教宮觀。常年香煙繚堂,四季香客不絕。華陽宮的主體建筑四季殿由卷棚、正殿、高臺組成,臺繞以石欄,13級臺階的中心斜鋪石為云朵深浮雕;卷棚3間,連為一體的正殿為硬山式,面闊5間,進深3間,內供春(句芒)、夏(祝融)、秋(蓐收)、冬(玄冥)四季神像,前中內柱上各塑一盤龍浮雕,以蒼龍探爪勢從明栿月梁伸探而下,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為我國的龍雕珍品。此殿還有許多歷代名人題寫的匾額楹聯及壁畫。四季殿兩廡東配塑逢丑父,西配塑閔子騫,二配合為忠孝祠。四季殿西院為凈土庵,此殿有雕像數尊。凈土庵下配觀音地藏王殿。再西為三教堂,其前為泰山行宮,即碧霞元君娘娘廟。四季殿東是龍宮故址,故址東為三皇殿,下配十大名醫。三皇殿西北角還有座棉神小廟。出四季殿北門拾級而上為玉皇宮,站在玉皇宮可鳥瞰四季殿諸院。玉皇宮西上為三元宮,天、地、水神各占殿3楹,兩邊尚有地宮5間,三元宮西南為關帝廟。華陽宮經重修后,已于2001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華陽宮有數十株虬枝蟠曲蒼勁蔥郁的參天古柏,在其掩映下的座座殿堂顯得分外古老和深幽靜謐,漫步其間,給人高深莫測、超然脫俗之感。古柏中有一株名為“落鳳柏”,緊挨四季殿臺階,兩摟之粗,傳說植于隋代。在四季殿后還有株"茶柏",舊時道人多用其葉泡茶招待達官貴客。殿堂中,還有些石榴樹,俱都紋理旋絞、盤繞競生,每到春季,錦簇花繁,生機盎然。在西門內還有株3摟多粗的老楊樹,雖軀空干老,但卻枝繁葉茂一派生機。 華不注山下古代有茂密的樹林,多是摟粗的古杏老柳。早在北齊尹孝逸就以“風論歷城水,月倚華山樹”詩贊美華不注古木。王士禎亦有“柳花滿樹綠如染,杏花點地紅斑斑”(《行經鵲華二山間即目》)詩句。畫家高鳳翰更以其藝術家的審美慧眼,《賦得月倚華山樹一首》中有:“矗矗華不注,萬木清如櫛。得月當獨佳,蔥菁而崒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