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化寺
4406views
崇化寺遺址位于門頭溝區城子西側,九龍山下。該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間,原寺占地60多畝,已有600多年歷史。該寺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四周林木茂盛。寺前有二株古銀杏高聳入神怡。現在該寺殿宇殘破不堪,僅存遺址,寺后有幾塊石碑留存,成為該寺興衰的歷史見證。 崇化寺碑刻位于門頭溝區龍泉鎮城子村西崇化寺內。寺院創建于元代至正四年,名為清水禪寺,舊為黃龍禪師說法道場。明宣德九年至正統二年,司禮監太監吳亮捐款重修,明英宗賜名“崇化禪寺”。成化八年建藏及塔十座,成化十六年,明憲宗下敕諭,明令保護崇化寺,后毀于地震,現僅存遺址及碑刻六通,摩崖刻字一塊。碑刻除敕諭碑豎立外,其余5通存放在寺西北角的山腳下,其中有元至正四年的《龍門山清水禪寺記》、明正統二年的《敕賜崇化寺記》、明成化十年的《買地貼》、明成化八年《敕賜崇化寺藏殿記》、明成化年間的《買地貼》。在其周邊還有明代太監羅照墓碑,清康熙二十七年的《崇化堂上第十二代禪師義塵公生塔斯社頌并序》塔幢。該地現為城子村開發搞旅游,前期清理工程未完,現已停工,發現的塔基,建筑基礎暴露在外,荒草叢生。其權屬歸城子村。關帝廟位于龍泉鎮琉璃渠村西口,俗稱老爺廟。該廟座西朝東,創建于明代,明、清、民國多次進行重修,為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建筑格局。正殿三間,面闊11米,進深63米,黃琉璃瓦硬山調脊頂,排山勾滴,垂脊有小獸,前出廊,雙層檐椽,梁枋上繪旋子彩畫,瀝粉貼金。大殿內有精美的黃琉璃須彌座龕臺,舊時供奉關羽,兩側琉璃磚臺供奉關平、周倉。大殿兩側有耳房各一間,面闊39米,進深5米,硬山元寶頂。南北配殿各三間,面闊1025米,進深39米,硬山元寶頂。倒座房殘毀,院內鋪十字甬道寬1米。院內有明清碑刻6通。關帝廟在過去是“琉璃渠水茶老會”的辦公議事的場所。現大殿前檐塌毀,倒座房處新建一不倫不類的座南朝北平房,做為配電房。其屬歸琉璃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