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臺
7360views
章華臺位于潛江龍灣,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2000 年,楚章華臺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章華臺,亦名乾奚臺,又稱汝陽臺。在今商水縣城關鎮北章華臺村下。據《商水縣志》記載:“在商水縣城西北二里。初楚靈王筑章華臺于容城,及襄王這游覽會諸侯處所,亦傳是鄭莊公演武廳舊址。通過挖掘,被確認為大汶口文化遺址。
現章華臺村下的遺址東西長141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16920平方米。章華臺整個遺址擾亂層深淺不一。一般在0。3米左右,但歷經人們挖窯取土,使遺址部分受到破壞。該遺址的文化層厚達3米以上,遺址的西南部為生活區,北和東南原墓葬區,后后改為生活區。最下層出土有大汶口時其的陶器19件,這些陶器薄質硬,宛如蛋殼,通體青灰色,光滑發亮。下層計有水壺、罐狀鼎、觚、豆、淺盤、石鏟等。上層出土有周鬲、繩紋紅陶器等。
據出土文物鑒定,該章華臺遺址人類連續居住達3000年之久,不僅文化層厚,而且含物豐富,器物典型。對研究大汶口文化有重要價值。器物造型大方、美觀,不僅反映我們祖先遠在5000年前高超的制陶技術,而且這些陶器的整體結構與局部裝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同時對于研究父系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生活情況,更是難得的實物資料,填補了本區大汶口文化的空白。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