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明祖陵
2901views
明祖陵坐落在洪澤湖南岸,淮河入湖處。位于江蘇盱眙縣城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地處淮河下游,明祖陵累遭水患。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泗州城被湖水淹沒時,明祖陵也一起被吞沒于湖水之中。本世紀七八十年代,為保護明祖陵,筑堤3000米,把陵墓從湖水中隔出,沉沒湖中300余載的文物瑰寶重見天日,成為一處游覽勝地。
明祖陵,被稱為“明代第一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為裕皇帝,并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修建祖陵,至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祖陵全部建成。祖陵原有殿庶、金門、玉橋、廚庫、井亭、宰牲所、拜齋、宿直房、鋪舍、碑亭、儀從等,栽植柏樹萬株,神道全長250多米,兩側立望柱二對,石像十九對,并有祭田149頃,規模宏大,氣勢不凡。
現在,游人一到明祖陵,首先看到的就是二十一對龐大石刻,雄踞在長長的神道兩側,有關專家認為,這些石刻是明代陵墓石刻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由于它們長期淹沒水底,較少損壞,石刻細部一如當年清晰、細膩。文臣四對,身著蟒袍,腰束玉帶,手叩胸前,溫文馴良;武官二對,頂胄貫甲,手按寶劍,雙目圓睜,威風凜凜。其余獅子、麒麟、角端、馬等均造型生動優美,雕刻精細,線條流暢柔和。如麒麟身上的云紋、拂起的手發和披伏的鱗甲;獅子滿頭漩渦狀的卷毛、頸帶上迎風飄起的紅纓;石馬頸上絲絲可數的細鬃、身上依稀可辨的汗滴和馬鞍上的龍鳳花紋等,都是精美絕倫的石雕藝術精品。從石刻群往北,是欞星門遺址和正殿遺址。正殿遺址處有石礎子28個,可以想象正殿的宏大規模。朱元璋高祖、曾祖和祖父的合葬處稱玄宮,現在可見有磚砌拱頂建筑物三穴,正面有高2米、寬1.2米的石門三座,至今未開掘。明祖陵作為洪澤湖游覽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以它的獨特風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
盱眙明祖陵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