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瀑溝
6372views
多瀑溝位于甘孜州德格縣麥宿工委境內,金沙江支流麥曲河一線。地理位置介于東經98°58′~99°08′,北緯31°42′~31°53′之間,距德格縣城70公里,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0種,二級保護動物35種。省級保護動物2種,國家珍稀樹種10余種,故現申報并命名為多瀑溝自然保護區。
曾經有幾多旅游探險獵奪之土及專家學者不約而同的將多瀑溝喻為一片“綠葉”,而當地人則把隨季節變化其色彩也隨之更易的多瀑溝視為多加木郎神山的裙。普馬、達馬、岳巴則視為神山的三個子女,神山永遠保護著子女,子女依附孝-順著神山。
麥曲河、丁麥公路并兩岸繁茂森林構成的長達50余公里的生態大峽谷是綠葉的葉柄。葉柄貫穿岳巴、達馬、普馬三個行政鄉。春季葉柄上桃花、梅花研笑迎客,花香四逸。夏季杜鵑花綻放,讓人心曠神怡并誘人深入。秋季層林盡染,火紅得霜葉點綴于蒼松翠柏間、斑斕有致。冬季唯蒼松翠柏使葉柄青山依舊,碧玉般的冰下溪水淙淙,在寧靜中等待著又一年的姹紫嫣紅。林間不斷出沒的馬雞群、錦雞、松雞、野兔,偶爾還會遇上獐子,巖鹿等與路人與世無爭。
葉柄至普馬鄉政府所在地驟然放開,形成巨大得濃綠厚重得扇形“葉片”。在“葉片”綻開處的路邊,有處飛流瀑布,不大,剛好供人冷水淋浴。無獨有偶、離瀑布五十米之遙又有一熱汽蒸騰的溫泉池塘。在這里足可以洗滌去奔波勞碌的塵埃和塵世的煩惱。叫人以全新的心態溶入葉片中四處各異的山川秀色和古樸的風土人情之中。各叉溝和麥曲河的各種大小支流構成“葉片”的經脈系統。各經各脈相互銜接,各生異趣,層層向神山腳下推進。其中支流絨麥曲穿越跳躍在一片原始森林中。穿過黑松林來到一片芳草地。在此世外桃園中有一行政村名曰絨麥龍村。該村村民長期以來與外界接觸甚少,耕作原始。個別家庭尚保留著幾兄弟共娶一個妻子的傳統習俗。據說其優越性是共建一個家,祖業財產不外流。然美麗寧靜的大自然卻養育一個個膘悍勇武的男子漢和美麗多情的藏家姑娘。
達馬鄉屬“葉片”的中心地帶,是一片開闊地,主要耕作了小麥、青稞、碗豆等糧食作物。該地是青稞酒和鍋莊的故鄉。其青棵酒烤制精細,酒味純香,鍋莊旋律熱情奔放,舞姿古樸剛健,弦子悠緩明暢,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男人服飾多表現出獵人的膘悍英武。馳名中外的仲沙寺座立于峭壁上,可俯瞰三個行政鄉的多數村寨。寺廟莊嚴肅穆,有如多加木郎神山下派的管理教化者。寺廟中生產制作出的種類繁多的藏藥具有獨特的療效,深受國內外許多患者的青睞。普馬是多加木郎神山的長子,依附在神山的腳下,該地村民有著較高的燒制土陶技術和金銀首飾打制技術。
靠近終年白雪皚皚的原始冰川——多加木郎神山,景色更為集中,被喻為是神山的花園、菜地、澡堂、梳妝鏡及動物園。有傳說各異的二十多處大小湖泊。其中紅海湖面顏色隨季節和一天中太陽照射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有時象純藍的明鏡,太陽直射時有如跳躍的火海,有時又是五顏六色大雜匯。傳說在每年藏歷的6月15日左右,各種鳥類俯沖湖底,為海王獻食。“花園”里流水灣灣,是幾道灣的彩筆縮寫,雖無磅礴的氣勢,但其寧靜與秀色,讓人小息其間不忍離去。“菜園”里菌類叢生,珍貴的草藥材吸露成長。“動物園”里珍禽異獸自在活動。好一幅大自然詳和圖。神山終年身披銀妝、穩坐“葉片”之顛靜靜地享受、祈禱、保護著這一切。
全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