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公園
3454views
北湖公園位于南充市中心,是一座融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景觀于一處,集文化、娛樂、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園林。 北湖是一片古老的水面。在漢代是“魚池”,明代稱“北湖”。明萬歷時知府饒景暈在湖邊建《嘉湖書院》,故又名“嘉湖”。民國8年,購樂至天池重瓣置于湖中,故又名“蓮池”。1984年興建公園時,定名“北湖”,胡耀邦題寫了“南充市北湖公園”匾名。 北湖在歷史上與南充文化的發(fā)展關(guān)系極為密切。自西漢初置安漢縣以來,即為城內(nèi)官紳士民往游之處。明宰相陳以勤的別墅即在湖西北畔報恩寺旁。其子陳于陛少時拜任瀚為師,攻讀于城西果山下萬卷樓旁的金泉書院,常游北湖,至萬歷二十二年亦官至宰相,歷史上父子為相的僅南充陳氏一家。陳以勤很重視文化教育,隆慶四年,60歲致仕回南充后,在城西建金泉書院,其時知府饒景暈亦于湖邊建嘉陵書院。清乾隆二十九年,知府沈澹園及后任知府沈清仍于北湖附近建懋修書院,光緒二十五年,知縣馬道節(jié)將懋修書院更名為朱鳳書院。 1960年3月,朱德、賀龍、羅瑞卿、康克清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來南充視察時,曾在北湖垂釣。 新中國建立前,市內(nèi)多為平房,嘉陵江東岸鶴鳴山上的宋代白塔倒映池中,清晰可見,構(gòu)成南充八景之一“蓮池倒影”,與池中花水相映成趣。 北湖公園大門內(nèi)外較為寬敞,門內(nèi)有萬民同心建公園的雕塑,建有小水池、瀑布和假山,既可屏蔽內(nèi)外,又可啟人遐思。南部有露天舞場、兒童游藝園、“八榕濃蔭”廣場和“八榕館”餐廳。北面有娛樂廳、望湖樓,從“河源弓影”小橋西行,通過幽靜的竹徑為張瀾塑像和“平湖邀月”廣場,側(cè)有“水晶龍宮”。龍宮外表為一巨大游龍,龍嘴大張為一道大門,濟公和尚站在門外手搖蒲扇向游人致意。龍腹即為龍宮,龍王坐在宮殿中,好似東海龍王飛往南充,安家北湖。游人在宮中將硬幣擊中聚寶盆,龍王便發(fā)出“恭喜發(fā)財”的致詞,龜相便點頭致意,還有觀音送子、龍女彈琴、孫悟空鬧龍宮等,妙趣橫生 此湖原是一片洼地,由于逐漸淤墊,面積不斷變化,周圍界限屬亦不明確。明末清初,湖西北畔報恩寺的僧人屢鬻為田,常與鄉(xiāng)里團保爭訟。清朝隆三十八年,一陳姓縣尹丈量湖周,為822弓,便函立下碑文,明令界址內(nèi)不準侵占,始得保持水面規(guī)模。1984年建公園時,又征用水面周圍土地140余畝,使整個公園面積達210畝。
8:00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