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寺
7133views
玄奘寺位于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青龍崗1號,在離開日月村(德化社)繼續往南走,約4.8公里處,可見到玄奘寺。該寺建於西元1965年,前臨拉魯島,后依青龍山,地理風水稱該寺占「青龍戲珠」寶地,廟分兩層,分別供奉玄奘舍利子與釋迦牟尼佛金身。玄奘為唐朝高僧,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取經,歷十馀年返國,著經綸六百五十馀部,與其弟子共譯75部,得1335卷,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貢獻卓著。中日戰爭期間,日人在南京掠走玄奘大師的靈骨,供奉在日本琦玉縣慈恩寺,西元1955年,始迎靈骨回國,供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西元1965年11月,玄奘寺建成后,靈骨才遷迎入玄奘寺。
玄奘寺為一仿唐式建筑,正方形的地磚散發著光滑與樸實感。寺內「國之環寶」匾額乃先總統 蔣公親題,寺外大墻上,刻有玄奘西域**圖與碑文三座;左為日華親善紀念,中有大唐玄奘法師傳記,右則中日佛教親善交流紀念碑。此外,門前尚有兩尊石像,殿前有大鼓一座,登梯而上可見供人敲槌之醒鐘。
其是為紀念唐代到西域取經、對宣揚佛教及中華文化做出貢獻的玄奘法師而建的寺院。玄奘寺面對山清水秀的日月潭,建筑典雅簡樸,無一般廟宇的豪華裝飾,內部布置落落大方,充滿圣潔肅穆之風。玄奘寺共有3層,一層正殿建筑結構采用中西合一的方式,但仍不失佛寺所給予人的親切感,此殿門楣上有“玄奘殿”3個大字。三層的殿堂,供奉玄奘的舍利子和玄奘寶塔,這里也是玄奘寺的經典文庫重地。二層是供奉玄奘法師佛位的主殿。其前黃色的香爐,十足的含帶著佛教的氣氛。左右麒麟護耳的表情造型也極虔誠。寺院內有巨幅立碑“大唐玄奘法師傳”,恭錄玄奘法師的生平事跡。寺的牌樓、旁門,非常明顯具有大陸建造的風范。寺的下方,有一面大型的佛雕石壁,主要展現玄奘法師西行取經所走的線路及停留的地點。寺外兩側的草地上,遍植花木,環境清幽雅致。寺內鐘聲鳴奏,清香飄動。
新玄奘寺
2009年7月7日上午,偃師市緱氏鎮迎來了一大盛事:玄奘故里旅游區開發建設重點項目——玄奘寺改造工程開工建設,這是偃師積極開發旅游產業的又一重大舉措。
香港玄奘法師研究會會長、玄奘寺籌建處主任釋圓明法師,北京瑞澤金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玄奘寺籌建處副主任楊保江,江蘇天開景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曦,上海七和建筑規劃院院長周騰,河南健達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曉東,及偃師市領導尚英照、劉尚進、張振濤、溫雪景、王宗燦、章勇出席開工典禮。
玄奘寺位于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坐落在景山之陽、休水之濱,是紀念偉大的旅行家、翻譯家、哲學家、佛教理論家、世界歷史文化名人玄奘的重要菩提道場。
玄奘(600—664)姓陳名祎,俗稱唐僧,法名玄奘,通稱三藏法師。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0),玄奘誕生于洛州緱氏縣鳳凰臺陳村(今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十三歲出家為僧,唐貞觀元年(627)只身西行,到佛國印度取經,帶回大小乘佛教經、律、論520夾,凡657部,回國后潛心譯經十九年,先后譯出大小乘經論75部,1335卷。他撰述的《大唐西域記》成為世界名著,是研究中亞、西亞及印度次大陸極為重要的歷史文獻,對世界文化尤其佛教文化做出的巨大貢獻影響至今。梁啟超稱他是“千古一人”,魯迅稱他為“中國的脊梁”。
2008年9月24日玄奘寺經河南省宗教局豫宗[2008]81號文件批準為宗教活動場所。北京著名高僧、香港玄奘法師研究會會長圓明法師發心建設玄奘寺,成為玄奘寺的開山祖師和第一任方丈。圓明法師出生于北京,自小酷愛佛學,1996年被聘為玄奘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任印度玄奘研究中心總顧問。2007年10月任香港玄奘法師研究會會長,同時被偃師市人民政府聘為玄奘寺主持,現主持玄奘寺寺院的創立和建設工作。
據介紹,玄奘寺在設計理念上遵循“今日之花園寺院,明日之現代遺產”,“古老之歷史文脈,現代之科技手段”,體現“隋唐建筑格局,仿唐建筑風格,佛韻梵音凈土,恢宏兼容博大”的特點,在建設細節上注重內涵符號,使之具有“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視覺效果。根據總體規劃,玄奘寺總占地面積8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8000平方米,坐東面西,依次布局為:牌坊——丹鳳荷花池——山門(左右兩側為寺院辦公區及僧人居住區)——天王殿(左右兩側為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兩側為六個配殿)——觀音殿(左為玄奘佛學院宿舍樓,右為大、小餐廳)——祖師殿(左為住持院,右為方丈院)——藏經閣——講經堂(左為玄奘佛學院宿舍樓,右為兩個禪院、一個多功能廳)——玄奘三塔(中塔為十三層39米,左右兩塔為十一層33米高)。
玄奘寺規劃建設周期暫定為三年,總投資約3億元。建成后,將是集佛教圣地、休閑修學、旅游觀光、學術研討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雄偉、金碧輝煌、規格極高,為國內佛教史上規模較大的寺院之一,其2255平方米的大雄寶殿可容納千名僧人同時進行佛事活動。
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