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
5951views
關山位于屏東縣恒春半島西南方,以前叫『高山巖』,海拔甚高,視野良好,由上往下俯瞰景色甚美,整條紅紫坑海岸線盡收眼底。因位處西邊,居高臨下,很適合欣賞落日景色。夕陽西下之時,海面泛起絲絲的霞光,襯托珊瑚礁景觀,別具蒼涼之美,因此有關山夕照之名,名列南臺灣八景之一,欲目睹聞名的關山夕照以福德宮旁一座雙層涼亭為最佳眺望據點,佇立于上,視野遼闊。
珊瑚礁的關山
關山為隆起珊瑚礁組成,根據研究顯示珊瑚礁巖層上升的速率每年大約5公厘,三萬年前關山還是在海面下,站在關山頂上頗令人有「滄海桑田」之感觸。 山頂上有一似偽裝的野戰巨型鋼盔之巨大礁巖,以前民間未知其來處,故稱為『飛來石』,從其組成及四周地形可知為隆起珊瑚礁經差異侵蝕而遺留,并非民間傳說系五百年前從菲律賓被巨風吹來的。
關山上的高山巖(福德宮)
關山上有一座廟-高山巖,至于是由于廟名才產生山名還是因為山名才產生廟名,已不可考;高山巖雄峙在關山的據高點處海拔152公尺,廟是坐正西朝正東,很奇怪的格局,從廟前的廣場可以俯瞰整個墾丁半島風光,一眼望至鵝鑾鼻,大有一廟收萬山,一覽眾山小之勢,高山巖是供奉土地爺的福德宮,相傳建廟已有200多年歷史,廟門口有一口洞叫『智能洞』,從智能洞看不到洞底,不過卻讓人清楚了解,原來整座福德宮是建在珊瑚礁巖石上,當地的廟祝說,高山巖有五條脈,分別通往五個地方,而會合點就是福德宮,這里的脈可能指的就是珊瑚礁裂隙,下大雨時還會短暫形成水道。
二十四孝山、十八羅漢洞、福靈龜
二十四孝山和十八羅漢洞位于高山巖福德宮旁,都是由珊瑚礁形成的天然洞穴,后來被居民用來供奉神祗;高山巖福德宮的西側,有小徑可通往『飛來石』和『福靈龜』也都是珊瑚礁形成的天然奇景;其中福靈龜的名氣甚大,不少人遠從北部南下許愿,一旦愿望有成,信徒都會回來系紅繩,以表謝意,久而久之,整座龜石仿若就是『紅條龜』,墾丁國家公園曾經禁止這種行為,但似乎效果不大,據廟祝說,靈龜對求婚姻、事業和考試三項特靈。
注記:每日落日時刻皆不同,可洽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08-8861546。
?
11: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