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
3034views
淮陽古稱宛丘、陳、陳州 ,位于河南省周口市10縣市中心,面積1468平萬公里,轄21個鄉、鎮、場,總人口130萬。 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三次建都, 三次為國。 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 創下先天八卦和龍圖騰,燃升了人類文明的圣火。 5000年前,炎帝神農氏在此建都始稱陳,嘗百草藝五谷,開創了中國農業的先河。 3000多年前, 周武王到舜后媯滿于陳,建陳國。道教始祖老子生于陳國苦縣 , 這里是道家文化的發源地。"天下文官祖, 歷代帝王師"的孔子,曾三次來陳,為他儒家學說 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上古時代, 這里一直是華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曾載《陳風》10首。歷代文人墨客曹植、李白、李商隱、張九齡、蘇軾、蘇轍、晏殊、范仲淹等文壇巨匠留下歌詠淮陽的千百名篇。厚重的歷史文化 , 構筑了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 , 有史可查的達 326 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縣城所在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但于萬畝龍湖之中。占地 875 畝的太昊伏羲陵廟聳立龍湖北岸, 殿宇巍峨 , 金碧輝煌 ,位居全國十八大名陵之首。一陵一湖一古城相輝相映,形成了11平方公里的龍湖風景名勝區,是海內外華夏子孫尋根謁祖、旅游觀光的圣地。 淮陽地處淮海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聞名全國的農業大縣,盛產小麥、大豆、花生、棉花、玉米。糧、棉、油產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 畜牧業居河南省領先地位, 是全國油料生產五強縣和淮山羊、黃花菜、花生、大蒜生產出口基地。 工業迅猛發展 , 已建立以塑料、紡織、食品、皮革、醫藥、化工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降解地膜、彩條布、 PVC 塑膠管、萬噸皂素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 PE 管材生產線等重點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并形成生產規模。西氣東輸燃氣管道過境 , 并在縣城西部開口, 一批 “氣代煤” 、“氣代油”項目, 正在籌建。 現代化的交通線路為準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淮陽東靠京九, 西依京廣, 南臨漯阜, 北枕隴海, 距新鄭國際機場僅 180公里。漯界、阿深、國商、許毫四條高速公路和106國道穿境而過, 省際、縣際及城鄉公路四通八達。沙河樞紐工程的竣工, 使水上運輸由沙河入淮河、長江 , 直達南京、上海。全縣電力充沛 , 程控電話連接城鄉,直通國內外。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使古都淮陽蘊涵了巨大商機。開放的準陽,歡迎四海賓朋來這里尋根謁祖、旅游觀光、投資興業 、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