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帆亭
3919views
落帆亭位于嘉興市城北隅,杉青閘路西側,是古代杉青閘旁的一處園林。杉青閘是古代大運河上的著名水閘,亦稱“杉青第一閘”,隨運河的開掘于隋唐時設置,由朝廷直接派官員管理。其處為宋孝宗誕生地,《宋史·孝宗紀》:“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秀州杉青閘之官舍”。歷史上杉青閘是南北交通樞紐,亦為兵家必爭之地。元末,張士誠部南下攻嘉興,與元軍楊完者部大戰于此,閘附近死傷萬余人。宋元后因水流變化,閘廢,但大運河上的船只仍經此而過。明代李肇亨有詩句云:“柳枝沙岸夕陽邊,依舊帆檣卷暮煙。”落帆亭是取船只過閘落帆的實景命名。史載于北宋神宗熙寧(1068起)初重建,始建時代當更早。當時是官吏和過閘客商游憩之所。亭畔“濃綠暗宮柳,肥紅綻野梅”,景色極佳。以后歷經修建,更馳名遠近,現代人編寫的《江南園林志》也將它列為名園。落帆亭于清光緒六年(1880)重建,增筑太白亭,祀李白,旁有花神及閘神像。后為嘉興酒業公所。民國l0年(1921),嘉興酒業公所出資再修。當時園林建筑有2500平方米,為嘉興主要風景點之一。園林內有玲瓏的假山,幽雅的亭軒,蒼翠的樹木;特別是亭前池中遍植荷花,幽香四溢,是人們納涼消夏的勝處。亭對面有古羞墓,相傳是漢朱買臣妻崔氏葬所。亭后原有嘉禾墩,相傳為三國吳黃龍三年(231)“野稻自生”之處,嘉興古名禾興即源于此。“禾墩秋稼”也曾列入“嘉禾八景”。抗戰后落帆亭落。1967年又遭嚴重破壞,荷花池被墊平筑路,房合成為居民住宅,僅存部分假山和太白亭。1988年市城建局園林管理處加以修葺,重筑落帆亭(太白亭)于假山之上,略具原型。
全天
落帆亭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2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