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天主堂
5594views
寧波江北天主教堂被推薦為國家級優秀近代建筑物,并被列為浙江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的寧波江北天主教堂(原為法屬),位于寧波市新江橋北堍。它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鐘樓。整座建筑由教堂、鐘樓、偏屋組成。造型具有典型羅馬哥特式風格,至今保存較完好。它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也是當年法帝入侵我國的歷史見證。
天主教傳入寧波,已有350多年歷史。明崇禎元年(1628年),由葡萄牙傳教士(名不詳)來寧波設教授徒。六年后又有意大利人李萊恩專在鄞區傳教。到明永歷二年(1648年),意人衛濟泰在寧波建立天主教堂,不久為清兵所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法人郭忠傳在寧波藥行街購地再建天主教堂;至雍正即位,毀教堂、戮教徒,使天主教遭到嚴重打擊。
清咸豐元年(1851年),由羅馬教延委顧芳濟繼任駐甬專司浙江教務,自此寧波始有主教。咸豐三年,在藥行街原址重建教堂,但翌年即圯。十年后(1860年)又重建,1868年增建鐘樓。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浙江教區的法籍蘇主教興建江北岸天主教堂。
過去天主教堂的主教,實質上是披著宗教外衣,愚弄中國人民,從事政治滲透活動的外交官。如1884年至1926年在寧波主教的法人趙保祿,在愚昧無能的清朝廷縱容下,享有特殊權勢。當時人們有句話:“寧波道一顆印,不如趙主教一封信”。他進出坐四人抬大轎;他做生日,寧波臺道親自去拜壽;1926年他死于巴黎,其遺棺由法政府照會北京政府運回寧波安葬;1932年法政府又授予他十字勛章,其時法兵艦開入甬江,在寧波草馬路小修道院舉行援勛大典,并由法海軍排列儀仗隊。
寧波江北天主教堂,有一時期還霸占了江北岸的所謂白水權,坐收過往輪船使用費,成了法帝入侵中國的工具。
江北天主堂相關線路
景區資訊
熱點資訊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為主題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和上海舉行。論壇期間正式發布《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同時公布了...
Read more
日前,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第五屆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華僑城旗下華僑城旅行社再次入選“旅行社品牌20強”,并榮獲“優質療休養服務企業”獎項,企業綜合實力再獲行業認可。.“中國旅行社協會行業榜單”是中國旅...
Read more
12月11日-1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旅游協會主辦,以“繁榮與重構”為主題的2023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發布了“2023中國旅游集團20強”榜單,華僑城集團再次上榜,連續15年位居前列?!?023中...
Read more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旅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同時指出“新時代新征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