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灣
3022views
漁灣位于云臺山東南,距市區約20公里。這里以瀑布、峭壁、怪石疊化而成,自然景觀十分美。因其自然純凈,淳樸險峻而被游人稱譽為“江蘇的張家界”。俗稱“江蘇的九寨溝”。在明代《云臺山志》中,“漁灣龍潭”是云臺三十六景汲浪”的景致,因道路陡險而少人探及。近來,隨著該景區的不斷開發,“老龍潭”的天造地設的無窮神韻令無數游客留連知識性忘返。在清朝初年時,漁灣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不僅聚居著世代捕魚的漁戶,更是過往船只拋錨、避風和加水添糧的好地方,故取名為漁灣!因1668年7月25日發生8.5級地震,地殼發生變動,使海岸線向后推移15公里,故現在形成為天然的瀑布群,及自然形成三個龍潭,更因此處環境清幽、民風純樸,使得我國古典文學名著《鏡花緣》其中的許多景色描寫都是以此為依托!
????? 被譽為“天下第一龍首”的《神魚化龍》雕塑日前亮相江蘇省連云港市漁灣風景區的龍騰海嘯廣場,成為該景區一個標志性新景觀。據介紹,神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相傳最早出現在連云港的商代晚期,而"東海大魚化龍"的故事就是出自漁灣。《神魚化龍》雕塑高達15米,是國內最大的龍頭魚身像。?
????? 游覽漁灣循“三潭、一洞、三汪”為主線。即三龍潭、二龍潭、老龍潭、藏龍洞、綠水汪、清水汪、黃水汪。其中以老龍潭最有神采,瀑布落差40多米,游人至此伸手可及。瀑布轟轟紛瀉,飛珠濺玉。半山腰的藏龍洞是名副其實的水簾洞,參差怪石環繞洞門,洞口水簾倒掛,洞庭可容下20多人。在臨近洞口的“觀虹臺”上遠眺,還可見到老龍潭瀑布折射的巨大彩虹,景色十分壯觀。
????? 《鏡花緣》中對山林風光的描述,多取材于這一帶。漁灣在云臺山三十六景中叫做“三潭汲浪”。進入山谷,首先碰到的是三龍潭,潭水清澈,游魚可數,旁邊巨石斜立如棚,岌岌可危,令人不敢近前。雨季澗水湍流入潭,猶如一幅寬寬的銀幕。沿山間石板小路上溯,但見怪石無數,雖都被澗水沖刷得圓潤異常,但卻各具形態,排列有致。至二龍潭,潭水面積較大,水寒徹骨。再繼續向上,兩岸山崖筆立,人行如在狹巷中。幾經曲折,便可看到飛流直下的老龍潭瀑布,潭水暗藍,深不見底,水沫橫濺,若霧若煙。這時除來路外,三面都是峭壁,是一個無路可行的死胡同,所以過去所有的文字記載都是到此為止。?
????? 自從1995年春漁灣進行旅游開發以后,面貌煥然一新。他們先是把進山小路修到老龍潭,然后又在潭的南側筑了一條高高的“上天梯”,直抵老龍潭瀑布的頂端。這里澗上有澗,瀑布上面還有瀑布。特別是藏龍洞更為精彩,洞里能容納數十人,洞門掛著長流不息的水簾,水簾上折射著七彩霓虹。大雨過后,水簾能把整個洞口遮蔽得嚴嚴實實,和《西游記》描寫的水簾洞差不多。這個洞雖然不通東海龍宮,卻可以從上口鉆出去.繼續往新的景點綠水汪前進。今天,漁灣已從一個寂寞的小山村,變為連云港市著名的旅游點,知名度緊隨花果山、西連島之后。現除了進一步完善旅游服務設施外,行將繼續開發另一條山澗,把景點擴大一倍以上。
連云港依山傍海,處于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氣候溫暖而濕潤,常年平均氣溫14℃,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每年4月至10月,是連云港最佳旅游季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