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壯公祠
4029views
武壯公祠始建于光緒十年,位于廬江城東大街,坐南朝北,三陣十五間,總面積2000平方米,清政府為表彰吳長慶生前功績,在廬江縣城建造的一座專祠,名曰:“武壯公祠”,是廬江縣城內唯一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長慶(1883—1884年)。字筱軒,謚名曰:“武壯”,故稱“武壯公”,今廬江縣沙溪鄉沙湖山人。吳長慶承襲云騎尉世職,先后被提升為廣東提督,浙江提督、幫辦,山東海防軍務等職。他在揚州、江浦任職期間,除料理軍務以外,還十分重視興修水利,先后為地方百姓疏通了鹽河、黑水河、四泉河、玉帶河等水利工程。1882年,日本企圖趁朝鮮內亂之機,出兵侵略朝鮮,朝鮮向清政府求援,吳長慶奉命率兵東渡赴朝,迅速平定叛亂,粉碎了日本侵略陰謀,使朝鮮人民避免了一場災難。平亂后,吳長慶繼續駐扎朝鮮,幫助他們建立軍隊、發展農業、修治道途、救災恤民,深受朝鮮人民的愛戴。后因病奉命回國,不久卒于金州,清政府在其故里舉行了隆重的厚葬儀式,同時在廬江縣城中心位置建專祠紀念。朝鮮政府為了表彰吳長慶的功績,分別在他鎮守過的平壤、漢城等地修建紀念館,派使團來吳長慶的家鄉探望,并出巨資在其故里沙湖山修建了一座磚木結構、具有古典風格的建筑,以示昭彰。
武壯公祠通體結構為大木殿式,布局井然,殿室內外的天花、地板和柱、椽、四壁均刻有江南蘇式浮雕彩繪,建造考究。堂前、廳后陳列著吳長慶生前遺物、明清宮廷器具、歷史名人字畫和文房四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1987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武壯公祠產權歸縣郵政局。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曾多次聯名呼吁要求縣人民政府,為了我縣旅游開發和對外開展文化、經濟交流的需要,將該古建筑產權收歸縣文物管理部門修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