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古鎮
4989views
大通位于銅陵市西南,古名瀾溪,扼九華、望黃山、臨皖江、依銅都,建鎮已有千年,歷史上的大通,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鎮,與安慶、蕪湖、蚌埠并稱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譽。2004年5月,原大通鎮和原新建鄉整建制合并成立了新的大通鎮,發展的潛力和空間進一步拓展。全鎮現域國土面積70.72平方公里,山、丘、洲、圩并存,轄7個村、2個社區、3個居委會,人口2.3萬人。銅青、銅貴公路、沿江高速和正在規劃建設的合銅黃高速、銅九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區位優越,是銅陵的西南門戶,重要的無公害蔬菜、水產品基地、礦山建材基地、優質中華白姜銅陵“大院”生姜原產地、“東方美人魚”白暨豚的故鄉。
???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于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公里,銅青公路、銅貴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是進出皖南旅游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的北大門,是九華山頭天門的所在地。
??? 全境面積70.72平方公里,轄永平(鐵板洲)、和悅(荷葉洲)、光榮、新一、大院、金華、福光、黎明、民主、新建10個村,瀾溪、河南嘴2個社區居委會,現有人口2。2萬余人。大通是沿江重要港口之一,水上交通十分發達,有碼頭數十座,年吞吐量數百萬噸。大通農業主要以生姜、蔬菜種植和水產品養殖為主,是銅陵市主要的無公害蔬菜和水產品的生產基地。境內礦業資源豐富,富蘊金、鐵、鉛、鋅、石灰石、煤炭等礦產,尤以金、石灰石儲量極為豐富。大通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林業、畜牧業已呈生態化發展,土特產品聲譽較好,生姜、沙藝棠小磨麻油、茶干等早已名揚四海。大通現已形成集蔬菜種植、水產養殖、選礦化工、建筑建材、農產品加工、商貿流通、旅游業于一體的經濟格局,是礦山建材基地與周邊市縣物流集散地。
??? 鎮城區基礎設施自成一體,配套齊全、功能完善。全鎮擁有35千伏變電所一座,供電容量為2×3150千伏安;新擴建的大通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5000噸;電信通訊設施先進,無縫覆蓋;郵政儲蓄綠卡與全國聯網,辦理電子匯兌,特快專遞業務高效快捷;鎮內主要道路鋪設了柏油或水泥路面,循環暢通;現醫院2所,其中:中心衛生院1所;初級中學2所,小學9所,其中中心小學2所。先后榮獲“聯合國迪拜人居環境獎”、“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國家重點鎮”、“國家衛生鎮”、“中國農村改革典型鎮”、“全國新農村建設典型鎮”、“國家科技鄉鎮”、“省級中心鎮”、“安徽省衛生鎮”、“全省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安徽省科技鄉鎮”等稱號。
全天候